【每周一书】《没有哭泣的死亡:巴西日常生活的暴力》
《没有哭泣的死亡:
巴西日常生活的暴力》
Scheper-Hughes, Nancy. 1993. Death without Weeping: the violence ofeveryday life in Brazi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谢佩尔-休斯(Scheper-Hughes)是当代著名的医学人类学家,多年来对从精神健康到器官移植等一系列与身体和心理有关的议题发表过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然而,使她在人类学领域声名鹊起的,是一部长达600多页,题为《没有哭泣的死亡》的民族志力作。给她带来声誉和困扰的不仅是该书对于母爱普世性的人类学反思,还有由此引起的广泛争议。
对于传统的人类学者而言, 婚姻和生育是一切亲族制度的基础, 因为二者所造就的纽带足以将所有的亲属关系联结在一个紧密和持久的合作结构之中。
然而,面临由极度贫困、饥饿和疾病以及移民造成的艰难境况之时,诸如母亲和子女这样的“天生纽带”是否还像人们想当然的那样牢不可摧?这是《没有哭泣的死亡》一书作者谢佩尔-休斯着力探讨的议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作者作为和平队的一员就在巴西基督教堂镇目睹了令她难以忘怀的一幕:新生婴儿成批夭折,而亲生母亲似乎无动于衷。为此谢佩尔-休斯在一个叫做阿尔托·克鲁赛罗的贫民窟进行了长达25年的田野研究。她发现:这种貌似冷漠无情的“弃婴”行为是一种不得已的文化反应,其根源是居高不下的婴儿死亡率。
在贫困和营养不良的恶劣条件下,无论是母亲而是包括天主教堂在内的社会机构,都已经对婴幼儿的夭亡熟视无睹。在日常实践中,贫困无助的母亲会在嗷嗷待哺的婴孩中,挑选出她认为有生存能力的“斗士”,继续抚养其成为社会人(Social Person)的幸运儿,同时忍痛舍弃那些看来“要死”的羸弱者。
这种由于贫困而导致的间接轼婴(indirectinfanticide)行为被作者称之为“死亡率的现代化”(themodernization of mortality),是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巴西国内贫富死亡率差模式显著差异的真实反映。死亡率的分布在巴西极不均衡,而社会底层是高死亡率的集中区域。处于贫病交加中的母亲,会有意无意地把看上去奄奄一息的婴儿当作“天使宝贝”送往天国(即遗弃在天主堂)。早夭的新生儿被草草掩埋,没有特殊的葬仪,坟墓也不做任何标记。
当地的天主教信仰为这种间接的轼婴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持。因为母亲们愿意相信她们死去的宝贝们在天堂定会安全无虞。她们不能露出伤悲的样子。因为如果她们哭泣的话,眼泪会展沾湿“天使宝贝”的翅膀,使他(她)们无法飞往天堂。
对于西方的母婴天然”绑定”理论(即Bonding Theory)的质疑和反思是本书最出彩和最具争议之处。基于在巴西长期深入的田野体验,谢佩尔-休斯认为母子之间的绑定决非与生俱来。在更多的情况下,母子的粘合关系完全可以在婴孩降临人世之后数年后形成。这种貌似滞后的母子绑定模式与巴西贫穷人群的高婴儿死亡率紧密相关。如果母亲在孩子呱呱落地时就产生强烈的纽带粘合感,那么她就完全有可能会因为其早逝而悲痛欲绝。
换而言之,只有在一个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无需担心婴儿的生存境况,才会对母子“绑定”和粘合理论深信不疑。谢佩尔-休斯的观点引发了人类学界有关母爱的普世价值的争论。一时间不管是美国和巴西本土的同行们都为此展开了激烈论战。
20年之后,这部民族志对于当代处于剧烈转型期社会的田野研究仍有跨文化比较的学理价值和启示。如何关注和反思经济发展(高速城市化和移民潮)对于农村社区的影响,尤其是穷人群体为此付出的健康代价和蒙受的苦难,谢佩尔-休斯做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探索。
潘天舒 推介